订阅
高压锅爆炸吴广寨 回到村里,人们不时地问起西藏的事儿,他们想知道藏族人是咋生活的?想知道世界屋脊有多高?海拔是咋回事儿?他们觉着我是见过世面的人。我自己清楚:我是见过最大的山。从家乡小山沟出发历经半个月的行程,爬上摩天大山唐古拉。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海拔6000多米,是长江、怒江、澜沧江的发源地(简称三江发源地),人迹罕至没有什么“世面”可言。唐古拉山是:“茫茫海天雪花飘,大风从晚刮到早。风卷残雪石头跑,帽子眨眼失踪了。”为了不丢面子,不给部队这所大学校丢脸,我给他们讲:高压锅爆炸、高山反应会死人、草原上的藏族人吃生牛肉、喝活羊血的事儿。这些事儿讲出来挺吸引人,结识了好几个爱听离奇故事的朋友,一块儿猜拳喝酒,一块儿说笑滿嘴流油,好幸福!那时候家乡的人对高压锅挺纳闷,讲到爆炸更是惊讶,唏嘘不已。 1976年部队从四川绵阳征了一批兵,有一个叫王浩荣的新兵喜欢做饭,一心想到炊事班去。他跟我说:“到炊事班学点手艺,退伍了给老婆做饭,把老婆伺候好了家和万事兴。开一个面食摊、小饭馆,是一个幸福美满的源泉,幸福的清泉水汩汩地流,多和睦。我不怕人们叫我爬耳朵,爬耳朵挺好。听老婆的话干老婆让干的事,叫做一切行动听指挥,家庭和睦不掉队。我们村有个娃儿会做饭,被饭店请去,娶了饭店老板的女儿做老婆,后来接管饭店当了老板,光景过的很洋气。” 有一天王浩荣生病没去工地,指导员对我说:“上午到三班看看王浩荣,是身体有病是思想有病。”我见到他,俩人就攀谈起来,他喜欢讲一些烹饪方法而且很在行。他讲吃炖肉:“单独炖一种肉不好吃,两种以上的肉一块儿炖才好吃。比如猪肉和羊肉一块炖,要比单独的炖羊肉或者是炖猪肉好吃。把猪肉和鱼一块儿炖比单独炖鱼香。”他这么一说,我的口水流出来了,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。到炊事班找了一块猪肉一块羊肉,让他炖着吃一回。 端来一盆不烫手的温水(大约三、四十度),找来一块抹布,王浩荣把肉放在温水里用抹布抹了几下,肉的表面干净了,远比我用手抚摸着洗,干净的多。一切弄好以后找来高压锅把调料和肉放进去,盖好盖子放上阀子开始加温,高压锅外表的颜色由淡变暗。锅里的热气不时地飘着香味钻入鼻孔,一股肉的馨香在空气中弥漫着,我猜想肉熟了,鲜嫩可口的味道…… 当时的高压锅与现在的高压锅相比有明显的不同,那时候的高压锅没有任何显示提示性的标志。锅盖内扣处,有一个皮垫圈,锅盖中间有个排气孔,排气孔上方放一个气流能顶起排气的阀子,阀子随时可以取下来,取掉阀子一股强大的气流冲向空中,锅内的食物全部吹出。要严防排气孔被食物堵塞,一旦堵塞就会发生爆炸,高压锅爆炸危险伤人,锅里的食物会飞得一干二净。 汽油喷灯冒着蓝色的火焰呼呼地作响,锅的颜色在变深,排气孔处有丝丝的气流排出,并有水珠落在锅盖上被二次蒸发。我们看着手表等待时间的流过。大约过了半个小时,排气阀没有气流排出。按照正常工作时间,正是气流间歇地顶起排气阀排气的时候。我想:是不是排气孔堵塞了?王浩荣也觉着不对劲,他说:“今天这鬼儿子锅,咋就不排气哩?”就在他走近锅,试着提起排气阀的时候,“咚”一声响,高压锅爆炸了,锅盖腾向十几米的高空,落在地上圆形锅盖变成了歪嘴形(不规则的椭圆形),锅里的东西全部飞出,庆幸的是没有伤到人。炊事班长过来骂了我们一顿,倒剪着手走了。我赶快追上去央求他不要告诉指导员,他说:“我不告诉,他也会知道的,锅已经报废了,人家看不见?!”我知道他今天不告诉指导员就有办法,等指导员心情好的时候和他说吧。 我返回三班的帐篷前,王浩荣把现场收拾干净了,我急忙把高压锅拿回连部藏在了床下面。 侥幸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呀,越想越后怕,我的心脏“咚咚咚”地快速跳动着,腿不停地颤栗着,上下牙齿频频磕碰,身上有凉酥酥的感觉。日后指导员问起小高压锅变形的事儿,咋回答呢?又担心通讯员取报纸回来发现了,该咋应对?好赖躲过今天,容我想出好的办法…… (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) 作者简介: 吴广寨:1975年1月在59244部队服役6年,建设青藏输油管线。1981回到大同煤矿工作,在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。《我和大同煤》《我爱煤的浪花》获山西人民广播电台"我爱山西"、"光荣岗位在脚下"二、三等奖。散记《小店春风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"各地编排的节目"中播出。为大同市作协、同煤作协会员。在《山西工人报》《同煤日报》《同煤工人报》《同煤文艺》《作家地带》等文学刊物、平台发表作品多篇。 作者:袁廷掌 海外充值最便宜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